素德・文卡斯特. 城中城: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[M]. 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16.
本书另译“城中城”,近似《天真的人类学家》,平白叙述的田野经历,但是与纪实文学分野的学术性在哪里?这是一本颇投机性的田野。作为社会学圈内著作,我觉得很一般,不大会推荐别人看,顺畅的故事性仍然不足以弥补理论的空洞;但如果作为为大众写作的圈外纪实文学,Venkatesh成功地揭示了黑人计划区的艰难与黑人-帮派社区的互助,值得推荐给非科班的同学。

Read more »

项飚. 跨越边界的社区:北京“浙江村”的生活史[M].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 2000.
我仍然在犹豫是否深入城市研究,做什么方向都是反复不定的。近来思考社会分层与城市研究的结合,希望从项飚处找到灵感,硕士毕业时的理论厚度与田野扎实应该比肩此书。

Read more »

社会科学界自帕森斯(Parsons)时代对ICU的研究有很多,但在回溯论文中,以色列社会学家Rier(2000)对后帕森斯时代医学社会学的反思十分重要,在ICU的社会学研究中承前启后,这一反思将矛头指向医学社会学过度关注慢性病,而忽视了急性病研究。Julia(2003)对医学社会学近25年的综述中,对Rier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其同时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。也由此,我主要在Rier(2000)论文的基础上,对Rier之后,近20年有关ICU的社会学的中英文论文大致概述。

Read more »

Rier D. The Missing Voice of the Critically Ill: A Medical Sociologist’s First‐person Account[J]. Sociology of Health & Illness, 2000, 22(1): 68-93.
摘要:既往病危患者的社会学研究多聚焦于提供者与家庭,而鲜有关注其患者本身。同时,大多数对患者经历的论文都是慢性病患者。这篇论文基于作者作为一个ICU中病患的真实经历,揭示了后帕森斯时代,很多论文——如号称完全揭露患者及患者与医生的谈判与合作——是很少涉及病危患者的。这篇论文也讨论了作者在ICU中佩戴呼吸器时所记录的笔记——一个非故意但确实同时记录了他经历的——一种“偶然民族志”的形式。这促使他重构他鲜为社会学家所接触的经验。这样一种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重塑ICU重病患者的经历,并引导我们走向有关病危患者的社会学,进而指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。
关键词:病危患者,ICU,Parsons,增权/赋权,揭露

Read more »

孔飞力. 叫魂: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[M]. 上海三联书店, 2012.

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,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;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,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。” ——孔飞力

Read more »

刘绍华. 我的凉山兄弟: 毒品, 艾滋与流动青年[M]. 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 2015.
适合大二上修完社会学理论后再读,文化人类学、医疗人类学著作,蕴含着权力毛细血管式的福柯性思考。应该尝试去理解写作方式逻辑,而非以往的理论启示或其他琐碎。

Read more »

Chan H S, Rosenbloom D H. Public Enterprise Refor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eople’s Republic of China: A Drift toward Constitutionalization and Departmentaliz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[J].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, 2009, 69(Supplement):S38-S45.
美国有国企么?美国的国企改革是怎么搞的?Chan与Rosenbloom在PAR的文章通过对比中美国企改革,给出了有趣的回答。

Read more »

奈吉尔·巴利. 天真的人类学家:小泥屋笔记.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11.

“我得到的建议包括:写好遗嘱(我写了)、准备一些指甲油送给当地爱美人士(我没买)、买一把好用的小刀(后来断了)。”

Read more »

Sonnino R. Feeding the City: Towards A New Research and Planning Agenda[J].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, 2009, 14(4): 425-435.
有时候我会好奇,城市规划里怎么配置食物、摊贩市场?Sonnino(2009)的这篇论文为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历史的解答。他聚焦于20世纪,回溯了城市规划者对于食物流动或食物体系的不断反思,事实上形塑了我们当代的城市生活。

Read more »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