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’Neill B.C., Balk D., Brickman M., et al., 2001, “A Guide to Glob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”, Demographic Research, 4, 203—288.
这篇论文的前三个作者O’Neill现系马里兰大学全球变化研究所主任,撰写此文时在布朗大学,其近期工作主要是评估气候与人类系统;Balk现系CUNY人口所主任,撰写此文时在哥伦比亚大学,其近期工作时城市化、健康与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;Brickman现系纽约科学学院(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)生命科学系主任,其近期工作时健康、城市化研究,撰写此文时也在哥伦比亚大学。该论文概述了2000年以前人口预测的基本方法,尽管与最近廿年的发展有所滞后,但仍然具有指导意义。

Read more »

Sanderson W.C., Scherbov S., 2013, “The Characteristics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pulation Aging”,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, 39(4), 673—685.
Sanderson系Stony Brook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、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所(IIASA)高级研究员,其研究兴趣集中在概率人口预测、老龄化测算,合作者Scherbov系IIASA世界人口项目(World Population Program)主任,兴趣点也是老龄化测算等。在老龄化领域,这两位学者的贡献十分重要。
他们在这篇论文中主要提出了一个新的老龄人口定义方法,通过特征法取代传统法,即新的动态指标(Variant Characteristic Ages)替代传统静态指标(Constant Characteristic Ages)(一般是65岁),老龄阈值的计算纳入了时间的变化。这主要考虑到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,现代人60岁的身体状态与19世纪60岁人的身体状态已经截然不同,僵化的老龄阈值阻碍了我们理解死亡、健康的变化情况。
具体而言,论文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,第一,如何测量特征法?参数使用随时空两维度变化的预期余寿、65岁死亡率、生命历程比率等,方法使用样条插值平滑。第二,特征法的意义,如政府动态调整养老金领取资格等。借助牛津大学老年所Založnik(2017)研究员的样条函数,我对该方法以及其2005年的前瞻中位年龄阈值法,均编写了R程序以完全复现论文内容,并可移植在中国社会应用。就其具体内容可以扼要如下。

Read more »

Soares R, 2007. On the Determinants of Mortality Reduction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[J].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, 33(2): 247-287.
Soares系哥伦比亚大学劳动经济学家,其在这篇论文中主要讨论了20世纪后半叶,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的原因。概要如下。第一,后发国家的转变具有时空压缩性,且下降最主要不是因经济收入、营养等因素,而是卫生观念与卫生条件的改善、技术疫苗的普及。第二,国家间的健康不平等有扩大趋势。
这篇文章的贡献主要在于,第一,其引入Preston Curve,进一步定量揭示了e0e_0增长在发达国家基本是内生因素主导,后发国家是外生因素主导。第二,其讨论了技术扩散在健康领域应用,将技术分为Private Goods(观念、降压药、心脏支架等)与Public Goods(公共饮用水、疫苗等),对应中国的预期寿命增长就是外生因素特别多,强政府对流行病控制很好;但是,由于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控制则需要私人负担,因而发达国家对慢性病控制更好。第三,其讨论了技术传播的影响,并认为随着技术扩散,健康不平等会先升后降。就Soares在2007年的论文,扼要如下。

Read more »

Omran A R, 2005.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: A Theory of the Epidemiology of Population Change: 4[J]. The Milbank Quarterly, 83(4): 731-757.
Omran在这篇论文讨论了人口转变中流行病学转变的重要影响,尤其是将死亡模式与人口转变、社会经济转变相结合,即死亡率作为基础的人口要素,近代死因模式发生了改变,这一改变与人口、社会经济因素有关,可以将变化模式分为三种类型。具体有五个主张如下:第一,死亡率是人口变化的基础,是流行病转变理论的前提。第二,老年病与人为疾病取代传染病,导致了长时段的死亡率模型、疾病模式的转变。第三,儿童与女性的健康、疾病模式的转变最为明显。第四,形塑流行病学转变的健康、疾病模式的转变,与形塑现代化体系的人口转变、社会经济转变关系密切。第五,鉴于人口变化模式、速率、决定因素及预期后果的不同,流行病学转变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,经典/西方模型、加速模型、当代/滞后模型。

Read more »

McDonald P, 2008. Very Low Fertility: Consequences, Causes and Policy Approaches[J]. Japa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, 6:19-23.
McDonald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极低生育率的后果、成因与政策建议。因这篇论文的背景是当时办的一个东亚低生育论坛,尤其侧重政策导向与东亚社会情况。为了逻辑便宜,本文调整了部分叙述顺序。

Read more »

中国会成为第二个日本么?由于近年的经济放缓,中国已经出现了日本三十年前一些现象。日本情况对中国现状很有启示。

Read more »

Kirk D., 1996, “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”, Population Studies, 50(3), 361—387.
这篇文章是Kirk(斯坦福大学)于1996年发表在Population Studies。人口转变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肇始于Notestein在1945年的文章,或更早第一次使用转变这种描述的则是Landry 1934年的《人口革命》一书。
这篇论文的重要性在于,第一,人口转变作为一个理论,不能仅仅描述现象,Kirk总结了死亡率为何会下降、生育率为何会下降的主要动因;第二,Krik启发我们,理论内容应该包括什么?如果转变不仅仅是出生率、死亡率,我们要如何去测度人口转变,不同转变间是否有特定内涵、是否存在更一般性的因素。从这个意义上,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出发点。对其内容可以扼要如下。

Read more »

1951年,冯至在《杜甫传》的文末写道:“我们的新中国会有更多的人民的诗人产生,但是他们不会遭到像杜甫所经历的那样的命运,更不会得到像杜甫那样的悲剧的结局。”(冯至,1980:158)看到这句话时,我想起在乐山电影院里看的新近电影《东北虎》,我想其中的一句台词放在这里是中肯的:“你们文人是弱势群体。”
唐杜甫伊始,或远及周秦,至冯一代文人,知识人的命途挫折,在时代的波云诡谲中都显得那么不值一提。但冯文笔下所叙述的杜甫一生,虽中年郁郁、晚年破落,却始终在慎微地开拓着生命的另一种可能,乃及发展着对世界的怜爱,这是令人感动的。没有人可以摆脱时代的束缚,却总有一些人试图在命定的必然中窥测或然,尽管这些窥测常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痛苦,但正是这些被记录的痛苦不断激励着后人向更远处跋涉,我想这是文字、文学的伟大所在,这些留下的字句最终在时代的束缚中超越着时代,在后世不断地击碎着前世,使浮萍般微末的一个个个体,矗立为后世文脉中的一个个永恒地标。每一个时代都是短暂的,但这些地标历久弥新。

Read more »

一月十日我离京至粤,中旬复至川渝,在川旅游整有十日。先后去了重庆、成都、都江堰及乐山。因近惫懒,录此游记已是二月下旬了。

Read more »
0%